出生「先生」世家 小時候是個調皮的孩子
陳校長生長在台中純樸的鄉下-神岡,家族原本就是醫生、老師世家,許多叔伯堂哥都被鄉人尊稱為「先生」。校長的父親是一位小學老師,全無顯赫的家世背景,校長一出生,父親便希望長子會是真正的「先生」,是幫助別人、醫治別人的良醫。
校長的童年時光無憂無慮,自稱小學時是壞學生、很會玩,一遇到老師要家庭訪問,「我就溜了!」,小學老師形容校長:腦筋不錯,就是調皮。所以校長一聽到家長煩惱孩子調皮,就會安慰對方:「小孩調皮沒有什麼不好啊!」,真誠純真地分享大大地拉近與同學的距離。
雖然愛玩,但父親倒是泰然自若地看待,校長說:「時間到了,汗一擦,我就開始讀書了,雖然愛玩,但我成績一直不壞啊!小五時開始很認真了,以後就是第一名了!」
小學時遇到第一個貴人-老師
當時就讀鄉下小學,升學不易,遇到生命中第一個貴人-張子邦老師,見同學們資質不錯,主動為大家補習,校長雖然是唯一考上台中一中的小孩,在鄉里傳為佳話,此後求學一路順遂。
求學歷程一路認真踏實地讀上來,考取了臺中一中、臺大醫科,出國留學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碩士、日本東北大學醫學博士。歸國後擔任醫師,歷任臺大醫學院院長、臺大醫院院長、臺大校長等職。將近半世紀的時間,在台大求學、行醫、工作,與台大具有極深厚的淵源,生命中最為美好的精華歲月都在台大度過。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,生命中所面對的挑戰是我們難以想像的,豐富的職業生涯、生命學習經驗、和生命高度都值得我們效學。
回國前的抉擇 葛西教授的影響
校長從日本回國時有二個抉擇,一個是中山醫給予教授的聘書;一個是回台大,但是要從講師開始。面對這個抉擇,校長感到猶豫,於是請教指導教授-葛西教授。
葛西教授在日本是很受尊敬的教授,問他:「你這麼年輕回去就當教授真的好嗎?」進一步對校長說了影響一生的話:「一個人很快就達到高點並不是好事,從一個階段開始,有了表現、受到肯定,再爬上第二階段,如此在不斷地被肯定下,一步步地去爬升,這樣成就會比較真實。」因此校長便抉擇回到台大,並投入外科領域。
連體嬰分割因緣 重視團隊溝通、協調
1979年,台灣醫界為著名的忠仁、忠義連體嬰分割手術整合醫療人才與資源成立團隊,當時校長是最年輕的成員,為使團隊有效運作,由校長擔任主治醫師,並堅持由前輩畫下第一刀。校長說,連體嬰手術能順利成功,都是團隊發揮力量的緣故。他也告訴我們團隊運作的精隨就是:「在團隊中絕對要把自己放低,不能太個人性,要協調一定要把自己放低。」
連體嬰手術後,校長持續專攻靜脈營養的專長,在升任教授之後,獲得從醫療專長跨入行政領域的發展。面對這意想不到的機會,校長說:「人生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很多東西是你意想不到來的。」
貴人提攜 重視人和與協調 珍惜每一次奇妙的機緣際遇
正因為校長踏實、認真的人生態度,獲得許多貴人的提攜,不僅成為台大醫學院副院長,進在將近五十歲時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醫院管理。
當時台灣正值校園民主風潮,陳校長代表中生代獲遴選為台大醫學院院長,此後也在首次校長遴選中當選為台大校長,成為第一位民選校長。
十二年的台大校長任內,正是台灣社會、政治、經濟急速變動的時期。過程中,始終堅持學術理念和台大的尊嚴,面對問題或遭受壓力時,在同仁、朋友的同心協力下,將校務順利推動,把台大及台灣的學術水準不斷往前提升;而所考慮的也都不是自身的得失,而是做為台大校長,其作為或決定是否可以對台大、對學術、對歷史有所交代,在這樣的信念之下,做該做的事。
在這期間,有許多貴人的提拔、鼓勵,許多事也都是透由工作夥伴團結合作、一致推動的結果,從中可以看到校長對身邊每一個人的感恩之情,與對團隊的重視。
用身教 教育莘莘學子
校長在任期間,曾多次出席福青社舉辦的「天空之旅」及「感恩禮讚」活動,對同學給予鼓勵與支持。卸任後,每一年臺大福智青年及福智大專教聯都會拜訪校長,為校長慶生(11月15日,校長的生日和台大同一天哦!)。
陳維昭校長記性過人傳為佳話。福智青年拜訪校長時,不但哪一任的社長是誰都清清楚楚,還記得每一位同學的名字;在人數高達三百多人的校務會議也是如此,不僅記得每一位舉手發言的同仁的名字,也了解他們的近況和生活。這份出於師長對學生、及對部屬真誠的關懷,令每一位與校長接觸過的師生溫心滿懷、印象深刻。
校長謙虛的特質也令人敬佩,他說:「每次福智青年來看我,都說要跟我學習,但我覺得我從他們身上學習更多。」這份長者的風範總是以身教在影響著每一位莘莘學子。
【校長的人生智慧】
認真努力、充實自我
在校長的生命中,貴人、時代和種種奇妙的際遇造就他精彩的人生,但校長坦言,「不可能一直等待貴人和機遇!人在那邊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,來了你也不一定能用,最重要的是──認真努力、充實自我」。
校長在大學時期即廣泛閱讀,包括政治學、國際現勢、國際關係、法律、經濟、新聞學等等。初心是覺得醫學很枯燥,為了充實自己、為了興趣而念。對此,校長仍以一貫認真的態度學習,還通過了外交官、領事官、新聞行政官的考試資格,為的就是要測驗自己學習的程度。
校長分享他的人生哲學:「努力、認真地面對每一個人生階段,無需預想、無需強求,各種有益有助的因緣際會,自然就會輻輳而來。」校長說:「學習不一定要有目的,哪一天也許就有用了!」校長年輕曾經報考新聞行政高考,但並未馬上上任,而多年後,校長才受聘擔任新聞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,獲總統邀請擔任駐日代表。
豐富人生要靠著很多人和機會 非一己之力
「我由衷體認到,我之所以有這樣的生命風景,並不全然來自於一己的努力與認真,其中還有太多前輩的提攜、朋友的協助、政府的栽培、時代以及生命中奇妙的機緣際遇──這所有力量的匯聚,催促我完成如此豐富的生命歷程。」
這段話出自校長的回憶錄,親切的校長笑著說:「你們每一個人將來寫回憶錄一定也會寫這一段,因為真的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做到,而是要靠著很多人和機會,還有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。」
同學的省思與受用
台灣大學政治系陳奕安:「很嚮往成為像校長這樣的人,有顆感恩謙卑純樸的心,就像稻草一樣,長得越高,越懂得彎腰。」
台灣大學經濟系吳愷頡,從校長精彩的人生中感受到貴人的重要:「珍惜生命中的貴人,把握機會向他們學習,能快速的成長。」
外文系吳孟霖也對校長的話印象深刻:「也許你身邊的人就是貴人,只要一句話、一個舉動就對你影響很大!貴人無所不在,就看我們怎樣把握機會。」
台灣大學工管系林佳猷,透由校長的分享而知:「台大自由的學術風氣,是有很多前人的努力奮鬥,台大學生才能享受到這個成果。」
北醫醫學二李彥瑋也有同感:「原來很多大學的制度、校風、教學品質等都不是現成的!是有一群人在前面為了未來而打拼出來的!」
台灣大學經濟系潘彥看到校長很努力、很踏實地經營生命,真實地實踐生命理念,省思到:「身為年輕人很容易就有很多夢想、熱情,但不見得會勤勤懇懇地付出汗水、紮實地踏出每一步,有時難免會有猶豫、徬徨。看到校長的生命歷程,學習到就是努力學、努力做,協調人和、經營人和,自然就能發會對自他的影響力。」
大專班老師-蕭景方景仰校長的風範:「身為一個『長』,能夠以領導者的智慧,了解身邊人的心,帶領眾人為理念、為一致的目標共同努力;也擁有對抗強權的魄力,對不合理事項發聲,令人景仰,敬佩!」
聽了校長的學思歷程,師範大學國文系的洪同學感受到校長為人的真誠,敬佩對師長的尊敬和感激之情,還有那種為了大眾的幸福而賣命的精神,「很想效學您在任何時候都把握機會學習,並將所學無私地奉獻給社會,及一切有需要的人。」
就讀長庚大學中醫系的劉致君向校長請益,面對整體大環境的變動應該如何選擇?校長勉勵同學們:「要看自己的興趣和志向,不要太看眼前。」砥礪了致君:「有時候面對大環境真的會有種無力感,但校長『不強求』、『堅持興趣』,使這問題突然間變得渺小了。發願之後要努力在自己的專業和興趣上做關鍵和重要的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