懸一面明鏡在心中
 
2019.11.25編輯
子曰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謂好學也已。」 <論語淺釋>P.137LL6-P.139LL1
【論語大課堂】

小時候,曾讚歎大雪紛飛,仍克難去上學,就是好學;長大後,則以為離開學校教育,仍手不釋卷,才是好學。而孔老夫子的教育哲學,打破了我的舊思維,有如送我一把金鑰匙,打開了學習的新視野,也開啟了深邃的心世界! 「好學」必須「敏於事而慎於言」,魯鈍如我很難透析其正確形相,因為這是我不熟悉的內涵。感謝如俊法師用反顯的角度,舉出沒做到「敏於事」的形相來引導我們,如攝影組義工,外拍風大,鏡頭搖晃,重要紀錄無法清楚呈現;另外視聽組義工為了自己聽課想抄重點,卻怠忽了自己的職守,影響課程的進行……。 接著法師舉出正面的公案:禮敬日常法師小心翼翼的撕下玻璃瓶上的標籤,教導弟子說:「這是在對治內心的無明!」在對照之下,領略到在實踐的過程,「敏於事」是往內心敏銳覺察的工夫。想到課程一開始,法師就諄諄提點學員,向內覺察:自己的身是否處於不舒適的狀態?自己的意念是否建立在業果正見上?真是趣入主軸最好的伏筆!
「慎於言」也有大學問,不在於沉默是金,而是是否能對治自己的偏失(所破)。我們常為了解除當下的壓力而直言不遜,還理直氣壯,而當自己覺得對的時候,卻已經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。這時「就有道而正焉」就是大關鍵,「慎於言」的成敗繫於有無從有道之人的引導中看到自己的所破,師長—乃至孔老夫子的行誼就如一面鏡子,讓我們的言行自慚形穢。而日常法師糾導弟子時,總說:「你不要以為我在講你,我是在說我自己。」更是最經典的示範! 最後法師提出孔門中的模範生-「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。」如沒有「慎於言」,克己復禮,自我省察,如何做到「不遷怒」?而如果不力行「敏於事」,又怎能臻至「不貳過」的高標準?當然能聽孔老夫子教導「言終日而不違」,也正是顏回退而省其私,時時以師長的正知見來校準的活水源頭!

智者有言:「六根門頭當懸一面明鏡在心中,是為什麼?是為內照自己的!」<入行論>也說:「我鄙惡行影,明見於法鏡,意極起痛惱,我當趣正法。」正是最佳的註腳!論語大課中,聽聞著聖賢的智慧涓涓入心,師長的典範照亮我腳下的每一步,真的好幸福!此時此刻,誠摯發願:我要跟上「好學」者的腳步,永不懈廢!

必須堅定守護生命中唯一的希望,就是永遠別失去利他心,這是要用生命去捍衛的!

真如老師

學習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,就是你必須自發的學習!如果你有自動的學習、自發的學習這樣的一個習氣,一天無論多忙總會找到時間的。

真如老師

一旦我們的內心調到一個學習的角度,會天下太平。

真如老師

制定一個你可以完全實踐的計畫,不要制定一個非常圓滿的計畫,永遠實現不了,永遠都在哀嘆!

真如老師

善於運用你生命的五分鐘,這可能是你能夠學習經論的一個必要條件!能夠珍惜五分鐘來學習的人,這個人將成為偉大的人!

真如老師

推薦影音看更多推薦影音 +

  • 推廣蔬食報親恩——李豐達【尊親獎】2020
  • 好好過日子——周芝寰【尊親獎】2020
  • 2019心24孝人物影片
  • 圓滿人生 從孝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