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振祥張雯惠(2017)。里仁事業公司的企業理論體系與實踐。發表於日常老和尚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邵揮洲宋慧文(2016)。日常老和尚的思想理念—里仁事業實踐對企業經營模式之啟示與應用。發表於日常老和尚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林麗雲(2016)。初探日常老和尚思想對高中美術教師創作之影響。發表於日常老和尚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林照蘭(2016)。日常老和尚講述論語學而篇所蘊涵的教誡。發表於日常老和尚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王崇名(2016)。日常法師的實踐智慧與社會價值的重建。發表於日常老和尚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邵揮洲(2013)。應用TRIZ於有機農業創新營運模式之研究。發表於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曾旭正(2013)。從社區營造教學形塑出的生命教育─臺南藝術大學經驗。發表於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學術研討會,臺北。
觀功念恩是促進和合的寶劍,它會擊破非理作意。
當我們反省自心的時候,就會發現寬恕。
善於運用你生命的五分鐘,這可能是你能夠學習經論的一個必要條件!能夠珍惜五分鐘來學習的人,這個人將成為偉大的人!
學習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,就是你必須自發的學習!如果你有自動的學習、自發的學習這樣的一個習氣,一天無論多忙總會找到時間的。
在總結個人生命進步的歷程時,你自己必須每年每年很清楚。這個不做總結是完全不知道的!你一做總結就會嚇一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