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念恩 體親心
成功大學外文系 陳仲玫
2013.12.13編輯
從小,我自認為是個滿聽話的小孩,也會按照父母的吩咐做家事,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不想聽話的時候,但即使不甘願,最終還是會照做。所以我從來不曾想了解爸媽眼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。
去年母親節前,南區大專班在高雄舉辦「感恩禮讚」,這是一場用讚頌、觀功念恩心得分享及影片來表達對父母、師長感恩之心的活動,我的爸爸媽媽特地從台北搭高鐵南下,專程來參加,也因為這樣,活動紀錄組就來採訪他們。採訪的記者問我的爸爸媽媽:「仲玫是個怎樣的小孩?」讓我意外的是,爸媽眼中的我和我想像中的很不一樣。
於是我開始回想這幾年來的變化。在升大一那年暑假,面臨著排志願的人生大事。我想讀外文系,聽老師說成大外文風評不錯,再加上姊姊已經在成大念書,評估一下自己的分數,我不假思索地將成大往前填。此外,當時的我滿想離開家裡、到外地求學,嚮往可以獲得相對多的自由和空間、體驗宿舍生活,總覺得上大學就要住宿舍,這才像個獨立的大學生。可是媽媽一直說服我把台北的學校填前面一點,主動提議某某大學的商學院……之類的,其實我並不了解媽媽為什麼極力說服,也完全沒有考慮父母的心情……甚至於覺得我已經很聽話的妥協了,為什麼還不滿意呢?對於母親心中的牽掛,我並不想多了解,只是固執地堅持己見。後來我如願上了成大之後,輾轉聽阿姨說,媽媽在那段時間,難過地哭了很多次,雖然沒有向媽媽證實,但我想,從小到大我可能都像這樣傷了她的心很多次,但自己都不知道,還自認為是個聽話的孩子……
上了大學不久,我就參加了大專營,營隊過後,持續地在大專班和福青社學習。當學到觀功念恩這個理念,才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,發現自己不大懂得父母的心,也不太懂得感恩、念恩。發現這一點之後,我很想改,可是以往那種習性又很難扭轉。每次回家前我都告訴自己:這次回家一定要好好做家事、好好聽父母的話,讓爸媽看到我的轉變。但往往一到家裡就立刻故態復萌,一樣地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,爸媽說一樣才做一樣。一次一次的反省和失敗不免對自己的習氣感到灰心,但因為身旁有一群好朋友也很努力地實踐觀功念恩,常常有機會聽他們分享念恩的生命故事,看到他們也是這樣一點一滴慢慢地修改自己不對的狀態,大家都因為開始練習而有了進步,突然之間帶給我很大的信心:我一定也能做到!
記得有一次回家,家裡剛好只有我一個人,突然覺得這是我練習的大好機會,於是,我拿了掃把和拖把,很認真地把客廳打掃了一番,做完之後心想:應該不會有人發現吧!於是待在客廳等家人回來。不知不覺心裡開始有點緊張,自己做了件平常不會做的事呢……
過沒多久爸媽回家來了,才一進門,媽媽立刻就察覺到:有人打掃過家裡了,問我說:「怎麼那麼乾淨?是你打掃的嗎?」想不到這麼快就被發現了,我還沒準備好呢!雖然我支支唔唔地,很不好意思地承認了,心裡有點小小的高興,但也有一種慚愧的感覺,因為平常的我不會注意到家中有什麼改變,而爸媽卻因為全心全意地為這個家付出,連最微小的地方都能馬上察覺。也發現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真的不多,只要有一點點小小的進步,爸媽就會很高興,相較之下,不禁令我警醒:為什麼我會那麼吝於付出呢?為什麼不再多做一點讓他們高興的事呢?
透過這番省思,我才發現自己需要多練習念父母恩,可是如果沒有師長教導,我完全不會知道自己不懂得念恩,甚至於會因此成為忘恩負義的人;如果沒有師長教我,我也不會知道「會念恩的人,是最幸福的人」。回想這幾年在大專班、福青社這麼好的環境中,除了師長,還有一群好朋友和我一起,彼此鼓勵、一同學習,漸漸改變了自己。「認知改變了,慢慢的習慣就會改變」,雖然還有很多需要學習、進步的,但是我會繼續努力,成為懂得念恩的人,成為真正幸福的人!